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7月19日 星期三

    腿疼总不好,或是血管有问题

    《 文摘报 》( 2023年07月19日   04 版)

      有些人出现下肢凉麻、疼痛等不适,以为是膝关节出了问题。其实,这可能是下肢动脉血管在发出警告。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间歇性跛行是其典型症状,即行走时小腿后方出现疲乏、疼痛等不适,导致行走难以持续,需要停下短暂休息后方可继续行走。随着动脉病变的加重,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的距离会越来越短。发展到后期,患者常在夜间出现下肢疼痛而醒的症状,称为“静息痛”。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减少或阻断下肢的血液供应,从而使下肢出现缺血性病变。

      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以减少该病的发生,增加临床治疗效果。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中医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是血脉瘀阻,因此把活血化瘀作为总的治疗原则,常用桃红四物汤、阳和汤、黄芪鳖甲汤等辨证施治。此外,中医定向透药、中药溻渍等中医外治法可以有效改善症状。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疗法,药物治疗又可分为扩张血管药、抗血小板聚集药和改善脂质代谢药;西医手术治疗多采用介入手术,如球囊扩张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优点。

      (作者:河南省中医院周围血管科李建鹏)

      (《大河健康报》6.30)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