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3月25日 星期六

    人生没有终点

    《 文摘报 》( 2023年03月25日   05 版)

        任继周

        近日,99岁的任继周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取名“草人说话”。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草业科学奠基人,与草打了一辈子交道。去年底,他感染了新冠,笑称早已想通生死,但害怕与社会脱节,尤其对农业的发展,“总感到有很多话要说”。为了提醒自己“争分夺秒”,家中每个房间都摆挂了钟表。在金钱上,他却是一个“月光族”,目前为止已捐款300多万元,在4所大学设立了草业科学奖学金。以下为采访自述。

        一个人特别是老年人,怕孤独,一旦孤立于社会就没有生趣了。那怎么跟社会联系呢?我说开公众号吧。但过去怕干扰太多,发个东西后会有各种评论干扰你。现在我老了,也写不成论文了,想说说话还是可以的,而且总感到有很多话要说,就开设了一个公众号。最近在思考生态文明下的农业问题、草业问题。

        草几乎是生态系统的底色,却见缝插针生长,不与人争。我这一辈子是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跟人争。

        父亲是个旧军官,但骨子里是文人思想,很爱国。抗日战争爆发,家乡沦陷,我一直跟着父亲在长江沿线转移就学,亲眼看到中国伤兵从战场退下来,在校园草地休息。这支血肉模糊的队伍离去后,留下满地血渍。这个悲惨记忆,无法忘怀。当时没有宏大的想法,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我感到有负罪感、原罪感,我这条命是几千万人保护得来的,他们是血肉长城啊!我现在所有生存的日子、所有的工作,都是这些人的恩赐。我把自己的全部作为对烈士的回报也不够,我应该是他们中的一员。

        1942年,我们兄弟三人(二哥哲学家任继愈、三哥经济学家任继亮)在重庆聚会,就约定不入军政两界,不做官、不发财,做个有正气的人。我大学第一志愿是畜牧兽医。中国人营养太差了,我自己都病得要死,大学毕业时才45公斤,是个病夫。我最初的心愿是改善国民营养,多吃点肉、喝点奶。但跑农村、牧区十多年,我发现问题出现在农业结构上,所以进行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然后发现“三农”问题也不全是农业结构的问题,而是农民、农村没有取得与市民、城市同等地位的问题。我把1949年后中国农业发展分成两大段:改革开放前的30年属于小农经济变为大计划经济,农民在底层,很苦;改革开放后的40年属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贫富差距加大,但农村处在污染链终端——水污染、土污染、食物污染,风险还是农民、农村承担。我倡导农业伦理学,就是想把这个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改正过来。农业是基础,一个国家不管多大、发展到什么程度,农业弄不好,一切免谈。

        为了推动我国草业科学发展,老伴儿2019年去世以后,我把她攒的300多万元养老钱全捐了,设了4个草业科学奖学金。尽管数额小得可怜,但表达了我的心意。

        我的书房里一直挂着一副对联“涵养动中静,虚怀有若无”,也是我晚年的座右铭。1995年,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二哥看我忙得一塌糊涂,就给我写了这副对联。“涵养动中静”是提醒我不管外头多乱,心里要平静,这一点非常要紧。“虚怀有若无”是说你贡献再大,在无穷尽的大自然中,这点贡献可完全忽略不计。我在90岁前后是两年一个计划,这两年内打算把生态文明的草业及农业伦理特点想清楚。只要活着就往前走,人生没有终点,“路倒”(注:赶路时倒毙,指工作至最后一刻)是最幸福的结局。

        (《中国科学报》3.16 田瑞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