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到顶尖人才培养的类型或特征,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表示,必须要区分“学科”和“专业”的概念。“学科是学问的分科,专业是行业的专门化,二者之间相互联系但又有本质不同。”
站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视角,可以从“学科—专业”和“本科生—研究生”两个维度,将人才培养模式分为四类,即注重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美国创新型大学培养模式、注重学科型研究生培养的德国研究型大学培养模式、注重学科型本科生培养的英国文理学院培养模式,以及注重专业型本科生培养的苏联职业类大学培养模式。
在王希勤看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基于对这些模式的学习借鉴和发展超越,培养了一大批各领域的优秀人才。清华大学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性,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本科通专融合,即在本科生培养上持续加强通识教育,并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专业教育中,在高年级阶段引导学生适当接触专业领域,通过专业课程和本科生科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基础。
二是本研贯通培养,即做好一体化设计,着重设计具有连贯性和渐进性的课程体系,鼓励优秀学生提前统筹规划研究生阶段的科研与本科阶段的学习。
三是在研究生培养中将“顶天”与“立地”相结合,加快培养一批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紧缺型拔尖创新人才,特别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和卓越工程人才。
四是突破功利性教育的局限,加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培养学生具有超越当下、超越本地本国、超越人类自身的视野和格局。
借用“学科”和“专业”的概念,王希勤表示,“顶天”型人才多以“学科”为主,需要不断拓宽人类知识的边界,建立新的学术范式;“立地”型人才则多以“专业”为主,将自身所学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结合,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二者应该在顶尖人才身上统一起来。
(《中国科学报》3.7 陈彬 温才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