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正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
贪大求全 在智慧城市设计与建设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没有结合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目标,选择与之匹配的合理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规模、项目和技术路线,单纯追求大而全,于是在有限的时间和资金条件下,相当一部分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千城一面 在智慧城市设计与建设的过程中,有的地方政府不注重考虑城市自身的特色优势以及经济建设、民生建设和生态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和实际状况,而是一味照抄先进城市和示范城市的经验和做法,从而大大降低了智慧城市建设应该取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华而不实 有的地方政府在智慧城市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不大注重实际效益,而是片面追求表面功夫。例如,有的城市到处都是摄像头和大屏展示,但却不大追求数据感知的质量、完整性和数据的整合共享,让大量的数据只停留在大屏展示的初始阶段,从而导致数据难以真正在城市的智慧运行和智慧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重硬轻软 有的地方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舍得在硬件上投资,但是却不重视把项目资金用于采购软件,开放数据让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数据分析、智慧计算、构建模型软件,从而让采集到的数据真正在智慧城市的民生建设、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中发挥作用。
独角唱戏 一旦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一定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开放和管理体系,要形成政府引导、全民参与、政企合作的多方共建生态。
(《北京日报》2.20 吴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