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3年01月04日 星期三

    讷言敏行的道理

    《 文摘报 》( 2023年01月04日   06 版)

        《论语·里仁篇》里有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说文解字》对“讷”与“敏”的解释是:“讷,言难也。从言,从内。”本义是言语迟钝。“敏,疾也。从攴,每声。”本义是迅速、灵活。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君子言行应当符合仁者标准要求,深思熟虑慎重讲话,注意语言表达方式,一旦看清楚想明白并准确无误加以表达,即要迅速付诸有效行动,还要注意其过程中及时调适验证。为什么谨言?因为孔子深知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怕自己做不到,自己身体行为跟不上自己的言语,就会感到羞耻,这是圣贤的作为。

        孔子尚有类似言语授意于其弟子,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匡正焉,可谓好学已”“仁者,其言也讱”。都意在劝诫人们要学会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急不躁,宁可显得笨拙一些,也绝对不要自作聪明,言过于行。

        讷与敏看似简单二字,时时处处去实践,也并非易事。史上最负“名气”,且让人印象极深之例子,如纸上谈兵之赵括,三国时失街亭之中心人物马谡。赵、马两人共同特点,都是熟读兵书,所谓才高八斗之名士,遇上战事,却成了语言高个,行动矮子。

        孔子不仅重视“讷于言”,也强调“敏于行”。季文子三思而后行,思考得周严,然后才去行动。但是孔子却认为太迟缓了。再,斯可矣。意思是思考两次就可以了,三次就太多了。作为一个君子,要有决断,行为要快,要迅速。否则就失去了先机。

        (《中国纪检监察报》2022.12.23 田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