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的儒学史观
赖区平在2022年第6期《中原文化研究》上说,朱子认为以天道心性之学为核心的儒学经历了一个曲折的的演变过程,从话语结构来看,可分为罕言、详言、雅言三种进路。大致对应于儒学史的三个阶段:从春秋以前孔子等之“罕言”心性天道,到战国子思、孟子及北宋周张二程之“详言”,再到北宋后期以来道学诸派之“雅言”。朱子的这一儒学史观有两大特色:其一,它以天道心性之学为核心而展开;其二,它是基于朱子对儒学话语体系及其两个面向(话语内容和话语结构)的自觉把握,并以儒家“话语结构”为阶段性标志。充分挖掘这一儒学史观及其所由形成的儒家话语体系观,有助于从儒学角度重新激活和回应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新时期儒学乃至中国哲学话语体系之自我定位和重建。
让乡村社会治理更公正实效
张继良、邵凡在2022年第6期《河北学刊》上说,中国乡村治理主体职能结构对于保障农民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增进农民群众福祉、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前依然存在基层党委和政府主体职能宽泛、内涵界定模糊、权力制约不力,社会主体职能空泛、履职渠道不畅、权利保障机制不健全等不够完善的环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乡村治理主体职能结构,明确规范基层党组织和政府职能,深入挖掘各类农村组织和农民群众潜能,拓展社会主体履职渠道,加强农民基本权利保障,提高乡村社会治理的公正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