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人类学家麦克拉肯所言,在物资短缺年代,所遵循的是“物品越老旧越有价值”的“古光泽”原则。但到了18世纪,这种传统时尚观逐渐让位于现代时尚体系,“下层人不断模仿、上层人不断抛弃”,形成了一种加速循环往复的新时尚。
这一变化趋势经由19世纪、20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推波助澜,变得愈发明显、强劲。一方面,消费超越基本生存所需范畴,越来越成为与现代流行时尚、社会地位竞争和彰显个性的复杂社会活动;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越来越需要通过不断挖掘消费者需求,来保持增长和繁荣。
消费主义的陷阱,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其一,消费主义通过打破传统经济学的“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建构了一个“欲望无限”的神话。只要有差异存在,就会产生欲望和满足欲望的购买冲动。其二,消费作为幸福源泉的合法性本身毋庸置疑,但消费主义不仅把消费等同于幸福,更为隐蔽且致命的是它又一次偷换概念,把消费简化为购买。正如网红主播喊出的“买它”所示,消费者的购买意味着商品符号已在“生产—利益—扩大再生产”的闭环中完成了使命。
消费主义不希望消费者把消费视为一个过程,而希望把消费简化为购买,从而加速实现资本获利的目的。由此,正是因为资本的操控作用,使得消费者很容易陷入无止境的欲望深渊,日复一日地“买买买”,拥有越来越多的物品,而不管它是不是有用、实用。
日本学者山崎正和指出,与生产的本质是“节约时间”不同,消费的本质应当是“充实地消耗时间”。因此,消费不能被简化为购买,幸福也并非源自购买和拥有,而是来自消费中的享用过程。
只有把消费视为一个过程,把消费的本质理解为“消耗时间”本身,我们才能获得抵抗资本与欲望的有力武器,找到缓解“买买买”的出口。
(《解放日报》12.13 吴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