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10月29日 星期六

    让孩子数一万粒米的作业,合理吗

    《 文摘报 》( 2022年10月29日   02 版)

        近日,一道“让孩子在家数1万粒米”的小学作业引发热议。宜春一家长发视频称,为了完成孩子的这项作业,全家集体出动忙到深夜。他们把足量大米堆到桌子上,用铁片拨着数,力求精准到粒,并表示“不管老师会不会检查,至少态度要端正”。不少网友质疑:这到底是数学题还是劳动题?

        对此,宜春市教体局工作人员回应,该年级正在进行数学“一亿有多大”的教学活动。课后习题本有一道关于大米重量的练习题,为强化教学效果,老师结合教学布置了“数一万粒米,用什么方法好”的作业,本意是考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该数学方法,并非让学生一粒粒数米。

        其实,回到题目本身来看,“数一万粒米,用什么方法好”,“方法”二字才是题目的重点。老师的本意,显然是想启发学生们运用数学思维,去寻找一种更为巧妙的解题方式。而这样的逻辑思维锻炼,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我至今都对小学期末考试试卷上的一道数学思维发散题印象深刻:“如何测量一个不规则土豆的体积?”当时考场上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它不规则啊,怎样才能用尺子精准地测量长宽高呢?当后来知道借助水和量杯就能计算得出的一刻,我第一次那么直观地意识到,原来思维还可以这样发散。

        学会用公式解题,是学生必备的技能,而能够自己去寻找不常规的方法解常规题,却是更难得的素养。这些题目教会学生的除了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别只关注眼前那个形状不规则的土豆,跳脱出窄化的固有思维,找到可以借力的工具、站在更广的角度,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 10.15 邢妍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