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10月29日 星期六

    谢觉哉的“读书三法”

    《 文摘报 》( 2022年10月29日   02 版)

        “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一生勤奋好学,喜读书。无论是在艰难跋涉的长征途中,还是在延安窑洞的煤油灯下,他始终坚持与书为友,苦读不辍。谢觉哉对读书有着独特的见解,读什么书、怎么读书,他都有过详细的论述,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学习经验和启示。

        攻读法 “读书如垦地,斩棘铲不平。读书如击城,坑道要打通。剩勇追穷寇,寸土在必争。痛打落水狗,不使再逃生。排除其糟粕,缴获其精英。如斯读书者,方可谓之攻。”攻读法是从谢觉哉这首题为《攻书》的诗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他把读书视为“垦地”“攻城”,把书本上难懂的地方比作敌人的堡垒,主张像打仗一样向书进攻,遇到似懂非懂的问题时,必须穷追不舍,直到完全学懂弄通为止。当然,也不要盲目地服从和迷信书本,要学会鉴别,有目的、主动地汲取书中精华,丢弃糟粕。

        补读法 “过去读的,不够今天用;今天读的,到明天又不一定适合。”谢觉哉认为,个人要想不落伍,就要通过补读,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汲取新经验,否则就会“碰钉子”。应该怎样“补读”呢?首先,要注重积累。其次,读书要注重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把书读“活”。最后,要学会正视自己的不足,多向他人学习请教。

        1931年,谢觉哉刚到中央苏区工作时,拟了一个会议通知,却被毛泽东一字不留全改了。问其原因,答曰:“你学!”谢觉哉经过认真比对,终于发现了原因所在——“言之无物,文不对题”,从而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补读”不光意味着从书本中学习新的知识,更意味着从自身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

        思读法 谢觉哉认为,在读书之时,必须将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否则会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所以,他主张“俯而读,仰而思”,读书关键是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思考,彻底掌握书中内容和精神实质。

        1935年,红军到达陕北后,谢觉哉担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内务部部长兼秘书长,后又任司法部部长、最高法院院长等职。在此期间,他注意到陕北人民群众的食盐问题,如果把食盐产销解决好,对改善边区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很大帮助。为此,谢觉哉翻阅了明清以来有关食盐产销的历史资料,从浩瀚的史料中摸清了问题的由来,并根据当前的现实情况,写出详细的意见和办法,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告,提议把盐作为边区主要“出口”物资。这对增加边区经济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谢觉哉认为,学和行本是有机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中看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以知促学、以学促知、知行合一,是学习的成功之道。

        (《旗帜》10.24 谢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