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10月19日 星期三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

    《 文摘报 》( 2022年10月19日   07 版)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出自《管子·八观》。原文为:“彼民非穀不食,穀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指人民没有谷物就没有吃的东西,谷物没有土地就无处生长。这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强调了土地对农业生产的不可替代性。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农业生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民众对土地性质的探索就已经很先进了。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就记录了九州的土地特点与产出。而《管子·地员》则按肥力高低把九州土壤详细分为三等18类,共90种。《说文解字》里有很多专有名词:如“壤”指柔软的土,“垆”指刚土,“垟”指红刚土,“塙”“垍”指硬土,“塏”指土地高而干燥,“埴”“堇”指黏土,这都显示了上古时期劳动人民对土地的认识到达了何等细致的程度。历代农书也将爱护土壤、保育地力作为重要讨论内容。

        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需求消费量大,耕地资源的节约保护与合理配置至关重要。此外,耕地还具有极强的生态保障功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耕地的价值绝不能用普通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价格来衡量,必须充分认识到其基础性、稀缺性、战略性价值。

        未来在城乡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必须做到合理规划布局,继续严守耕地红线、严控用地结构“非农化”和“非粮化”,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保证耕地总数量的稳定性、不同类型耕地面积比例的合理性,做到分情况、分阶段、分次序开展耕地利用与保护。

        (《光明日报》10.12 吕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