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10月19日 星期三

    纠正老龄问题上的三个认识误区

    《 文摘报 》( 2022年10月19日   07 版)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基本国情。因此,积极看待老龄化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积极看待老年生活,需要纠正在老龄问题上的一些认识误区。

        把老龄问题简单地理解为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误区。在老龄化社会中,可以通过提升人口素质、“老带新”、增加研发投入等路径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可能性。一方面,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上升,老年群体在消费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日益增长的老年消费激发了一个庞大的市场蓝海,老龄经济必将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老龄产业的产业链长,服务业占据主导的特征也使其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老龄化社会对智能化、数字化需求也将不断推动科技进步,提升经济品质。

        人口红利消失必然带来劳动力短缺的误区。一方面,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传统“人口红利”消失,并不意味着劳动力的短缺,“人口红利”也不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变量。另一方面,我国的老龄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老龄化,表明传统的投资路径依赖经济发展模式面临降速和转型风险。具体而言,要大力提升劳动者素质,推动人口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结构红利转变,让新人口红利在新一轮改革创新政策红利作用下充分涌流。

        延迟退休是为了解决养老金支付压力的误区。目前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8.2岁,人均受教育年限也在持续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不及时延长退休年龄,势必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仍然面临着结构性失业等一系列难题,不仅需要协调好劳动力远期供给、中期供给和近期供给的关系,还要做好劳动力与产业联动动态监测。此外,延迟退休是实现养老负担代际公平的需要。随着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延迟退休政策将有利于老年人自由、自愿、平等地参与劳动和其他社会事务,增强其社会融入,防止社会隔离,提升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致密度,降低老年期的脆弱性风险,保障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权利。

        (《学习时报》10.12 胡玉萍 薛伟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