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人们已经越来越以文凭作为衡量资格的标准。中外学术界也已看到“文凭至上”与“学历崇拜”所引发的教育与社会问题。
第一,过度追逐学历。人们之所以追逐学历,与大学对学位价值的夸大有关——此举可以更多获得政府资助和学费收入。大学还提供了一种说法,即必须获得学位才能就业。而政府政策包括职业许可等,也往往强制要求大学的证书或文凭。
第二,使得文凭等同能力。虽然大学的证书、文凭与学历代表着一个人大学期间所接受的教育和培训,但这并不说明其持有者就具备了工作潜力,也无法说明其在工作中必然能发挥其潜能,更无法体现其对工作的热情与激情。
第三,形成职业封闭。文凭至上是依靠正式的资格或证书确定某人能否承担某项任务、能否作为专家发言,以及能否在某领域工作。一般而言,专业化是将各种行业或职业转变为真正的“具有最高诚信和能力的专业”的社会过程。该过程往往涉及建立可接受的资格、专业机构或协会来监督行业成员的行为。这就造成专业人士与普通人之间一定程度的专业界限,这当然也是一种等级划分,并由此形成了一种“由专业划分和等级定义”的分层职业。
第四,造成文凭贬值。有学者提出“学术通胀”一词,将其类比为纸币的通货膨胀。因为有了“学术通胀”,也就有了“文凭通胀”或“学位通胀”,意指教育或文凭随着时间推移而贬值,就业市场给予学位获得者的预期优势也相应减少。
第五,带来社会不公。现实中,人们常常遇到的困境是:一个人即使有能力完成某项工作,但因为没有特定证书、学位、文凭乃至履历,就连申请该工作的资格都没有。这就难免带来法律不允许的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等问题,从而造成新的社会不公。
第六,导致错误决策。建立在“文凭至上”“学历崇拜”基础上的政策看似公平,其实是把所谓“最好的人”与“最聪明的人”从人群中挑选出来成为精英人士,并站在大多数人的对立面,从而导致出现新的不公平现象。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郭英剑)
(《中国科学报》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