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12月28日 星期二

    汉文帝霸陵为何选址白鹿原

    《 文摘报 》( 2021年12月28日   06 版)

      汉文帝为汉高祖庶子,公元前180年即位。当时,高祖、惠帝已入葬咸阳原,形成祖陵区。文帝却放弃此地,另择新址,营建霸陵。个中原委,史无明载,后世学者颇多研究考证,其观点不外两种:其一,西汉帝陵按昭穆排列,文帝继兄而立,其陵位与惠帝安陵均为穆位,无法安排,故只能另辟新址。其二,西汉帝陵无昭穆制度,文帝霸陵选址白鹿原主要是个人原因。

      这两种观点都涉及到昭穆制度,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这种制度多用于宗庙,也用于墓地。《周礼·春官·冢人》:“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考古发现的按照“昭穆制度”排列位置的,只有陕西凤翔马家庄一号建筑群遗址略有其意,但墓地的实例却从未发现。

      汉文帝时,为规划祖先陵园寝庙,丞相韦玄成提出按照“昭穆”规划宗庙,但韦氏明言当时即便宗庙也是“昭穆不序”,更遑论陵墓!因此,西汉帝陵不可能有昭穆制度,汉文帝霸陵选址当另有原因。

      其实,汉文帝霸陵选址白鹿原主要原因有三:其一,解决薄太后的丧葬礼仪问题。史书记载,文帝之母为秦末复立的魏王豹妾妃,汉三年(公元前204年)魏王豹死,刘邦“见薄姬有色,诏纳后宫”。文帝即位后,薄氏被尊为皇太后。当时,刘邦已葬长陵,吕后作为正妻与刘邦合葬。薄氏如果葬长陵只能以妾的身份陪葬,不合适。在霸陵附近以皇太后之礼营建陵墓,薄氏丧葬礼仪问题迎刃而解。其二,政治需要,即扼守交通要道,防御东方诸侯;其三,文帝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文帝不愿葬在父亲刘邦身边,对代国有眷念之情。

      (《考古与文物》2021年第1期 马永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