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12月14日 星期二

    重估中国法文化中的"讼"

    《 文摘报 》( 2021年12月14日   07 版)

        孔子倡“无讼”,后世以之为不刊之论。然而世俗之见常囿于文辞而不达其深意,故对讼事代有制度性打压和负面化评价。此类不明讼之义理却又裹杂了过多其他目的的“息讼”,与现实中求辩理、公断的诉求之间存在冲突,也使这些具有合理性的诉求被冠以“健讼”“好讼”之名而变得格外“扎眼”。

        按照《周易·讼》卦的义理,大而言之,争、讼是人之健动作为参与世界,人化世界,使之意义化、价值化的证成过程。从表面上看,理讼的功能在于恢复秩序与彰显政权的“道德性”与“合法性”,而在更深的层次上说,它一方面要成就“争”的价值,并予以彰显;另一方面又要通过“辩理”“明理”甚至教化将“争”之健动导向与讼者自觉于健动而知止,自证而不固执于“私”的境界。这方是真正的“无讼”。在此意义上方可说“讼”的终极旨归在于健动、证道以臻无讼,亦可印证胡震在解释《讼》卦之九四爻时说的:“夫极天下之不善者,讼也;极天下之至善,亦讼也。”

        通过《周易·讼》卦的义理阐发,能对“讼”之意义与价值有更为全面的把握。这对当下司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或许能够有新的认识,甚至以此为基点构建出全新的解决机制。特别是为西式法律文化中对私权利的强调与中国文化中公义、公理的崇尚,现代诉讼制度、文化与价值取向与传统“无讼”追求之间找到足以圆融相契的理论。其中,《周易》关于如何认识“讼”的必然性,“讼”的过程之于两造、政治社会乃至天人关系的影响,对构筑中国式的法律理论和法治社会具有基础意义。

        近代以来中国的法律制度与学理掣肘于西方法理,将诉讼的基点建立在保护当事人权利上,理论基础则系诸矫正正义和程序正义。这些已然被当下国内法律人目之为当然的理论和制度设计,自始便没有将人,无论是诉讼当事人还是作为理讼者的法官置于社会和人类的整体中审视,而始终只是关照一个个相互独立且争利为私的“法律主体”。具有权威性、强制力的司法裁判由此也被限定在只能依照既有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给出“分利”的方案。至于当事人何以会有争讼,判决结果能否真正化解矛盾,又会造成怎样的社会影响等问题,似乎可以甚至应该置之罔顾。更有甚者,西方理论还为这等明显对社会“不负责任”的司法体制之所以成立,安上了保护权利、防限公权力滥用的合理性说辞。

        其实,近几十年中国的司法实践业已表明,尽管一部分学者极力鼓吹照搬西方模式,但与传统法文化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始终存在且极具生命力,集中体现在调解、上访等制度和应用。曾几何时,学界视调解为中国司法不够“现代化”,不“先进”的典型,亟欲去之而后快。可是,随着制度本身所展现出的实效,以及法学家对西方司法制度的反思,近年来人们的态度已经有了根本性转变。

        当下这个阶段的问题集中在,如何将这些中国模式有机地嵌入到现代法治体系中。这里面最基础性的难题在于,现今我们缺乏理论基础为之提供支撑,毕竟主流的法律概念、理论、制度等架构以及研究方法仍旧脱生于西方。《周易·讼》卦中的“讼”理,尽管未必能够直接适用于当下,但它确实可以为法理中国化提供最深层的义理支撑。同时,这也展现出一种可能性,即传统思想文化的精义,尤其是“经”中所蕴含的深邃义理可用、当用并具有融汇西方法理的包容力。当然,如何将这些义理创化、细化而致能为具体的制度建构所本、所用,尚有待日后研究者投入大量的心智与精力。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1年第2期 李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