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12月09日 星期四

    “代理退保”陷阱重重

    《 文摘报 》( 2021年12月09日   02 版)

      两年前,河北的刘女士给自己买了一份健康保险,因各种原因想要退保。今年10月,她在网上发帖咨询退保事宜,想了解能退多少钱。很快,就有“热心网友”给刘女士支招,告诉她这种情况一般只能退保单的现金价值,如果直接到保险公司办理,只能退回不足之前缴费额的十分之一,损失很大。这位网友给刘女士推荐了一家保险经纪公司工作人员的微信,称其曾帮自己“全额退保”。

      刘女士加上了这家保险经纪公司的微信,发送了自己的保单和个人信息。对方信誓旦旦地说,保证协调保险公司退回90%以上的保费,但保费到账后,需要支付30%的服务费。刘女士咨询了律师和承保的保险公司,对方告诉刘女士,她遇到了“代理退保”不法分子的骗局。当刘女士向那家保险经纪公司表示不愿退保后,对方马上“翻了脸”,甚至威胁她索要“退保咨询费”,吓得刘女士赶紧删掉了对方的微信。

      近几年,以“代理退保”为主要形式的恶意代理投诉案例在保险行业快速增长,尤其在寿险行业中最为突出。国内某大型寿险公司营销总监李涛就负责消费者申请的退保业务,他发现,许多所谓代理机构在帮助消费者办理退保业务,其中不乏违规申请退保的现象。这些机构的人员大多曾是保险公司业务员,离职后组成这类保险维权机构,由法务团队配合,与消费者签署所谓的保险代理维权合同或协议,收取至少30%的高额手续费。他们会利用其掌握保险行业的漏洞和内幕,教唆消费者按其设计的“话术”,寻找保险业务员销售保险时的违规操作,编造各种理由,向保险公司或者监管部门投诉。如果后期消费者不想投诉,他们就利用其掌握的手机号、银行卡、身份证复印件等个人信息威胁对方,甚至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从事违法活动。

      梁盈从事保险经纪代理和财富顾问多年,她告诉记者,申请退保的保单中大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投保人投保的保险险种保障责任不明确,性价比较低,投保人自己想退保,又没有合适的渠道;另一种是投保后,投保人因为各种原因,后期交不上保费,被迫退保。“这些代理机构正是利用投保人不会看保险合同,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保险、都有哪些保障责任、什么情况下可以理赔和退保等情况,‘忽悠’投保人申请退保,然后一步步进入代理机构的圈套。”梁盈分析道。

      (《法治周末》12.2 刘希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