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网海观潮

    《 文摘报 》( 2021年11月16日   02 版)

        “提现软件”风险多

        刘女士上网刷短视频时,看到一条“听歌猜剧,轻松赚钱”的短视频广告。出于好奇,她下载了这款名为“点点猜歌”的软件,每天花2个小时在软件中答题。等完成任务准备提现时却发现,提现要求突然提高至“猜对5000首歌”。

        “提现软件”的生意经,是商家以此为诱饵,吸引用户下载使用软件,等到取得足够多的流量,便会拉拢广告投放。这条引流盈利的生意经不仅不会给用户带来好处,还有可能存在风险。因为此类App大都要求用户填写真实姓名、手机号码,有些还需要绑定微信、支付宝账号。一旦商家将收集到的个人信息进行第三方的销售和转卖来套利,也会将用户隐私置于危险之地。

        (《北京青年报》11.4)

        让长期处方成为“放心处方”

        今年8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提出对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患者实施长期处方政策,患者在家附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可以开到慢性病长期处方,处方量一般在4周内,最长不超过12周。

        这一政策让慢性病患者可以不再频繁跑医院,但还存在“药不对症”的隐患。推出长期处方的初衷应该是,用医务人员多跑腿,换取患者少跑腿;用医保基金日常监管,来替代处方限制,使基金监管不影响用药;门诊医生的缺位,需要家庭医生来补位;医患面对面的服务少了,电话服务、自媒体沟通、互联网诊疗等就得多起来……如此方能扬长避短,将长期处方打造成“放心处方”。

        (《羊城晚报》11.10)

        养生项目别盲目攀附医疗“近亲”

        进浴缸,身埋“泥土”……近日,一种名叫酵素浴的“活埋式养生项目”在多个短视频平台被频频推荐,也受到不少网友追捧。有主播表示,被“埋”后会感觉浑身发热,还有主播称,做酵素浴10分钟相当于运动两小时,可以“躺着瘦”,甚至有主播直言此类酵素浴可以“排毒”“治病”。医学专家表示,酵素浴能治病的说法并不成立。目前已有酵素浴经营机构因发布涉及疾病治疗功能的酵素浴广告,被相关部门处罚。

        养生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前置手段,假如养生项目忘记了自身定位,在宣传上揩医疗的油、在行动上越位做医疗的事,则不仅让顾客遭遇多重损失,还可能让养生项目的开发与拓展误入歧途。假如酵素浴一心想攀医疗“近亲”,抄赚钱的“近路”,就注定行之不远,遭市场淘汰是迟早的事。

        (光明网 11.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