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电子化、智能化、数字化,正成为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一大趋势。然而,先进的“数字化基建”在许多地方出现走样跑偏,沦为一种新的形式主义。
例如有的地方只图“有”,不管“用”,更不想“优”;有的给老年人开发助餐App,结果界面复杂,无人会用;有的给政务大厅搞区块链,结果后台还是各自为战互为孤岛,前台办事依然繁琐;有的给城市管网阀门装芯片,结果远程抄表没有实现,反给市民生活添堵……
电子政务何以成为“数字枷锁”,其本质还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一些管理者“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上级不注意”,把口号、噱头、数据作为政绩展示的“秀场”。
清理“数字形式主义”,关键是考评指挥棒要求实务实。是“数字服务”还是“数字形式”;是“智慧城市”还是“智能官僚”,老百姓看得一清二楚。
(北京日报客户端 10.29 鲍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