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脑内有一个同豌豆差不多大小的家伙,称之为松果腺。松果腺是一个小的位于脊椎动物间脑背上方的松果样的内分泌腺,也称为松果体。它在人脑的位置大概接近中央部位。
松果体会分泌一种激素——褪黑素。研究者认为,它最可能与人们的“悲秋”情绪有关。
褪黑素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1958年由Lerner等人从数千头牛的松果体中提纯并鉴定出来,其化学成分为5-甲氧吲哚乙酸,因其能引起蝌蚪皮肤变白而得名,也被称为松果体素。
褪黑素能调节生物钟并促进睡眠。当褪黑素分泌失调时,人会疲劳、失眠;褪黑素还具备抑制性腺轴的功能,如果松果体受到破坏,则可能引起性早熟……外周组织(如视网膜和胃肠道)也有少量的褪黑素生成,但血液中的褪黑素主要来源于松果体。
松果体分泌褪黑素的进程,受昼夜变化的影响很大,因此血液中褪黑素的水平也会随着昼夜交替而发生变化。其规律是夜间升高,白天降低。这主要是因为光照会抑制褪黑素的合成。
松果体素和悲秋到底有什么关系?“悲秋”情绪的产生其实有一定的生理基础。
秋季开始昼短夜长,日照减少,再加上秋雨绵绵,天气阴冷,光照不足使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明显增多,并通过“负反馈”作用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能振奋情绪的人体激素分泌减少。于是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相对减慢,人的情绪也就抑郁消沉、郁郁寡欢,有的甚至终日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所以,悲秋也可能成为疾病。而且,因为季节变化而情绪低落的现象不仅发生在秋季,冬季也可能出现。不过大家也不用太过担心,“悲秋”导致的抑郁情绪通常很快就会自行消失,真正构成疾病的情况很少见。
(《羊城晚报》10.8 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