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9月28日 星期二

    西方族群政治理论侵蚀国民身份体系

    《 文摘报 》( 2021年09月28日   06 版)

        族群政治理论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加拿大、美国等西方国家,是一种围绕族群权利的承认、提升所提出的主张、观点和理论的统称。该理论首先以加拿大政治学哲学家威尔·金里卡的多元文化主义为基础,并以此来论述其利益诉求。

        美国政治理论家玛丽恩·扬则将要求承认和维护族群特殊权利的理论推到了极致,她对“当代参与民主的理论家都坚持公认普遍公正与普遍公民观念,全然不顾公民的独特性与差异”的理论深表不满,极力要求建立差异政治,鼓励各个群体确认其独特的文化身份,排除决策过程中的多数决定。

        以多元文化主义、承认政治和差异政治为主要内容的族群政治理论,是主张以族群来确定社会成员身份,确立基于族群的特殊公民权的要求,为多族化的趋势与同质化的国民体制之间的矛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使其能够聚积起冲击国民体制的强大力量,对西方国家的国民身份体系形成了根本性的挑战。

        这种理论首要的便是对作为现代国家伦理基础的国家认同的侵蚀,它消解了现代国家的合法性,进而动摇了现代国家大厦。这一点最先被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敏锐地关注到了。所以,他以人生的最后著作《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对此进行了专门论述。亨廷顿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美国人的“身份碎裂”,并将其界定为“解构美国”的“解构主义运动”,进而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倘若到了2025年美国还是跟2000年的美国一个样子,而不是成了另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它的自我意识和国民身份意识也还是跟25年前没有什么区别,那倒会是最大不过的意外了。”亨廷顿的此项研究将国家认同凸显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命题。

        国家认同受到侵蚀,还表现在影响国家制度体系运行的层面,即基于族群身份的利益表达对现有制度规则形成了严重的冲击,使制度外的政治参与日益族群化、日常化,因而给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运行带来异质性的力量,从而使社会矛盾易发、多发。这也是近年来欧美国家社会矛盾频发和动荡的一个重要原因。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周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