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9月16日 星期四

    网络舆论“负面偏好”透析

    《 文摘报 》( 2021年09月16日   07 版)

        舆论表达中的“负面偏好”是指舆论表达中不管事件真相,有意无意地进行负面评价乃至恶评,进而希望获得别人关注的网络行为,它表面上看属于个人的行为偏好,其实背后有深刻复杂的生成机理。

        第一,“后真相时代”话语表达多追求情感宣泄而不注重事实真相。拥有共同偏见的人聚合在一起,只要有人发表的一个枉顾事实的负面言论引发了情感共鸣,不顾真相的各类点赞便一拥而上。

        第二,在网络舆论非理性表达案例中,很多网民在表达自己的看法时表现出情绪化、无异议等特征。在互联网环境中,一些网民进行网络评论时,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毫无顾忌地对社会各个方面评头论足,以近乎苛责的要求来打量互联网上的一切事物,动辄就将微小的举动上升到道德伦理层面,眼里容不得沙子,最后的结果往往是“道德绑架”。

        第三,对社会个体来说,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和“首因效应”会刺激更多的负面偏好者加入,形成一种社会模仿行为。“破窗效应”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例如,2020年8月在“两名医学生跪地救人无效却遭恶评”事件中,第一个“恶评者”是“第一扇破窗”,具有“首因效应”。

        第四,以流量为表征的商业诉求驱使“负面偏好”成为一种牟利手段。随着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崛起,一些运营者以制造社会矛盾和对立冲突来哗众取宠,获取点赞和流量,实现商业利益。

        第五,网络社群化生存使得群际刻板印象加剧“负面偏好”。随着社交平台盛行,社会个体在社交平台上分属于不同圈子。社交圈子所具有的“回音室效应”和“过滤气泡”使得一个个圈子的内壁加厚,形成“社交茧房”,群际之间沟通与对话的难度在逐步加大,社群内部的人抱怨其他社群的人不了解自己所处的圈子,一旦发生涉及对方群体的事件,就会用固有刻板印象打量和揣度。

        (《北京日报》9.13 李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