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一种发生在胃部的恶性肿瘤,癌细胞起源于胃部黏膜上皮细胞。胃癌的发生与日常生活中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关。
一日三餐没有规律 一日三餐没有规律性的人,患胃癌的风险相对较高,比如长时间不吃早餐,空腹状态会非常久,就使得胃部分泌出大量的胃液。胃液具有较强的酸性,使得胃黏膜受到一定的腐蚀,不但会导致胃功能下降,还会引起胃部炎症或是溃疡。而这些胃部疾病如果长期存在,后期发展为胃癌的风险会提高。另外,长期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也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饮食方式不健康 比如长期大量食用一些过烫食物,会使胃黏膜受到严重烫伤。胃黏膜被烫伤之后,需要进行自我修复。而在反复烫伤、反复修复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生癌变。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摄入过多腌制类食物,其中的高盐会使得胃黏膜受到损伤。腌制食物中所含有的亚硝酸盐也会使胃黏膜受到强烈刺激,患上胃癌的危险性就会增加。
长期负面情绪 长期的负面情绪会以一种慢性持续性刺激的方式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此外,胃部属于一个情绪器官,胃部的蠕动以及消化等功能都在神经内分泌系统支配下进行。如果情绪出现异常,就会使胃部的功能下降,从而无法正常完成对食物的消化。这样一来,胃部功能就会出现紊乱,甚至产生一些病变。
慢性胃病不治疗 慢性胃病包括胃炎、胃溃疡等。这些疾病的治疗方式并不复杂,只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并且做好各方面调理,就能够彻底治愈。但是,不少人在患慢性胃病之后并不积极治疗,更没有调整好自己的饮食生活习惯,那么就会使得慢性胃病长期存在,而这些慢性胃病后期发展成胃癌的风险特别高。
总而言之,导致患上胃癌的主要因素,与日常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想要远离胃癌,一定要规范好自己的生活习惯。如果出现反复的胃部胀痛、反酸、恶心、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症状,必须及时就诊。一旦确诊胃癌,应及早进行治疗。
(《中国家庭报》8.23 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