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极不利教育发展,但《世说新语》却记载了大量“神童”案例及孩子报“班”学习的情况。
魏晋孩子不仅学习“经史子集”,也参加“音乐兴趣班”“书法兴趣班”“绘画兴趣班”等,于是有了“谢家子弟”“芝兰玉树”“竹林七贤”“乌衣之游”等佳话千古流传。典型代表“书圣”王羲之,家学渊博,其堂伯是东晋名相、书法家王导,临摹钟砾手迹,练就一手行、草,其父王旷善隶、草书,在伯、父影响教导下,王羲之不仅勤练书法,还参加姨母卫夫人举办的“书法兴趣班”,后来又“转益多师”,并从所学中脱颖而出自成一体,世人称“王体”。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门阀(世家大族)政治时期,为维持家族地位不坠,子弟才能技艺培养都成了豪门大族的头等大事。同时,这些世家大族非常注重“家学”“家教”,并根据子弟兴趣有的放矢地培养和教育,且要求严格。故而,造就了一批大放异彩的早慧儿童和少年。
《世说新语》6卷36篇出现聪慧儿童的条目达49则、12个门类。“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10岁时随父到洛阳拜访当时负有盛名的司隶校尉李元礼,“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孔融到他家时对掌门官说,“我是他家亲戚。”经通报后,入门就座。李元礼就问小孔融:“您和我是什么亲戚关系啊?”孔融答道:“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李元礼和众宾客莫不惊讶。太中大夫陈韪来得晚一些,大伙儿就把孔融如何神奇告诉他。陈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马上怼他:“想君小时,必当了了!”一句话让陈韪非常尴尬。
(《北京青年报》8.26 赵柒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