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又被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比较突然,且容易复发。常见发病原因如下:
内分泌紊乱 一般多见于年轻人群,女性发病率较高,且在妊娠、分娩与绝经期都可使病情加快。这主要和内分泌有关,当身体出现内分泌紊乱时,激素水平也会出现变化,从而导致耳石症。
头部外伤或耳部手术 头颅外伤或头部加速运动,如挥鞭样损伤,可致本病;某些中耳手术如镫骨手术,可因局部压力或镫骨足板镶入前庭窗或耳石撕脱而致本病发生。
耳部疾病 如中耳乳突感染性疾病、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合并眩晕等病症,均可因细胞碎片的凝集或双侧前庭功能不对称导致耳石症的出现。此外,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内耳供血不足时,也会引起耳石症。
老年性退行性改变 迷路(内耳的一部分)发生老化或退行性改变时,椭圆囊囊斑发生变性,耳石膜上的耳石脱落,再次进入并沉积于半规管而发生耳石症。
遗传因素 据统计,约54%的耳石症患者有家族史。
发育问题 人在出生时,骨迷路包囊已发育完成。唯独前庭前边缘的内生软骨层内遗留有发育和骨化过程中的缺陷,当长期得不到有效处理与治疗时,就会慢慢形成耳石症。
(《医药养生保健报》7.29 孙丹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