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8月07日 星期六

    刑侦剧里︐聪明人终于不"悬浮"了

    《 文摘报 》( 2021年08月07日   02 版)

        刑侦剧的叙事焦点和最大看点,是聪明人之间的高手过招。最近热播的刑侦剧,如《刑侦日记》《谎言真探》,主角们的特质依然是聪慧过人,但他们不只是高智商,更没有轻而易举一眼看出真相的逆天神力。而是,他们这些聪明人终于不“悬浮”了,走下神坛后反而更能引起观众的共情,并且作为正面主角,他们不单薄,个性鲜活有魅力。

        夏洛克、柯南式的“天才神探”,显然不适用于现实题材刑侦剧。尤其在破案这件事上,永远所向披靡、大开“金手指”的主角不免让人厌倦;“一个神探+一群笨蛋警察”的人设,亦或是主角一登场“秒破数年悬案”的情节,都显得太过“悬浮”。

        《刑侦日记》和《谎言真探》里的“聪明人”设定很独特。他们并非“凭空有绝技”,每个人的“出厂配置”都依托于刑侦领域真实具体的职业身份,比如测谎师、笔迹专家。

        无论是笔迹分析还是测谎,这些聪明人的工具和技能,也只是高效推动破案的一个环节,一份助力,而不是全部。甚至可以说,和以往许多刑侦悬疑剧相比,现在他们连拥有“主角光环”都谈不上,观众更多感知到的是一个优秀职场人成长过程中需付出的心血,以及一个有担当的普通人那份坚韧的心志:走到山穷水尽一筹莫展时,还会选择咬牙坚持下去。

        另外,聪明人的塑造,不是为了宣扬独自创造奇迹的个人英雄主义。一己之力不可能获得真相,你需要依靠同样坚持的队友们相助。

        刑侦剧里聪明人不“悬浮”的另一个关键点是,他们维护公平正义,是为了惩治犯罪之人,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好那些无辜的弱势群体。

        刑侦剧的聪明人“落地”,或许也体现了如今现实题材影视剧作品的创作趋势:茫茫人海中那些走在前面,或勇敢站出来担负责任的人,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他们只是一个普通人,非常自然地作出了一种抉择。

        (《中国青年报》7.19)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