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养阳”“长夏胜冬”,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三伏天晒太阳出汗,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正是中医学“天人合一”整体观的体现。
三伏天晒太阳的适宜人群:高尿酸、高血脂、高血糖、腹部肥胖、体力活动少、压力大等人群,年老体寒、胃肠功能不好、关节酸痛、过敏性咳嗽、鼻炎、痛经、妇科慢性炎症等亚健康人群、慢性病患者,其中舌胖或有齿痕、舌苔厚腻,提示体质为阳虚、湿气重的,尤其需要多晒太阳。
9点~11点是巳时,中午11点~1点是午时,下午1点~3点是未时,这些时间都可以晒太阳。小孩、老人、体虚的人最好晒9~11点的太阳。每次晒太阳可先晒20~30分钟,视情况增加到1小时。晒太阳时宜裸露背部及四肢,直接与太阳光接触。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直接暴晒头部,建议打伞或用帽子遮挡头部;饭后建议休息半小时再晒,晒太阳过程中需及时补充水分;晒太阳之后毛孔打开,最好在荫凉处及时把汗湿的衣服换下来,不可直接吹空调、喝冷饮。
(《中国中医药报》7.26 邹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