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地理学与高校课堂的充分融合,有利于方言地图的精细制作和及时更新。现存的大多数方言地图以市、县为基本单位,而在吴语区、江淮方言区、赣语区等移民情况较为复杂的地区,村与村之间都可能存在显著差异。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这正是全国方言调查可利用的极佳资源,可以使方言地图的制作细致到以村为基础的单位。更宝贵的是,有些学生的方言是过去的调查从未涉及的,能够为方言调查注入新活力,促进方言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已有不少学者致力于研究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方言学中的应用。我们可以发现,构建方言时空GIS平台才能使呈现方言演变全貌的设想成为可能。传统GIS只能反映事物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无法反映对象的动态变化过程,更无法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而时空GIS是一种集采集、存储、管理于一体的计算机系统,能够分析与显示地理实体随时间变化的信息,可以重现历史状态、跟踪变化、预测未来,还能对空间数据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模拟或回溯。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田野调查,协助更新方言数据,并进一步丰富方言地图上的语言布点,是构建方言时空GIS平台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应赋予方言地图更多的新功能,使方言地图不仅是方言研究人员的研究工具,还能够成为向大众普及方言文化知识的媒介,甚至为普通民众参与方言文化保护工作提供平台。
方言时空GIS平台的构建为此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得语言学研究者和普通民众都能为传承文化多样性、保存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报网 6.1 莫娲 王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