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7月31日 星期六

    妈妈运动员们,了不起

    《 文摘报 》( 2021年07月31日   02 版)

        在人们传统的印象中,体育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职业。东京奥运会中国队运动员平均年龄25.4岁,堪称青春风暴。

        但是,奥运赛场上有一群妈妈选手,她们的参赛,正在打破人们对于运动员年龄的刻板印象。比如第八次参加奥运会的46岁女子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第二次复出的前跆拳道奥运冠军吴静钰、产后复出的竞走天后刘虹等。

        竞技体育一般有黄金年龄之说,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运动医学的发展、科学训练的加持,运动员们的运动生命在逐渐延长。不过,比科技进步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体育精神内涵的拓展,是运动员们不断的自我挑战和自我突破,所谓“更快、更高、更强”不仅是和别人比,更是和自己比。其中,妈妈运动员们尤为不易。

        女性运动员,特别是成为母亲之后的女性运动员,追梦的过程比别人更加曲折和艰辛。直到今天,如何平衡事业与婚姻、家庭,仍旧是摆在女性面前的难题,对于运动员这个特殊职业来说更是如此。运动医学、康复医学只能在生理上帮助女运动员更好地完成产后恢复,使她们重返赛场,但更关键的是心理的和社会的支持。

        刘虹在前段时间提到了她产后复出的一些感想:“从运动员的角色来说,我成了一个探路者,在为后来者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作为一名妈妈,她也面临了很多职业女性都会面临的问题,如赛季中必须带着女儿在不同的参赛城市奔波。因此,她后来也不得不为此调整训练地点,保证女儿的成长。

        今天的妈妈选手们,已不再需要像布兰克尔斯·科恩那样用金牌证明自己。丘索维金娜最后一次奥运之旅止步预赛,吴静钰也没有获得奖牌,但她们收获的仍然是掌声和喝彩。

        (《光明日报》7.27 周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