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7月31日 星期六

    格式化是一种灾难

    《 文摘报 》( 2021年07月31日   02 版)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自然有其基本格式,然而,写作者深知,最难突破的就是自己的格式化写作,尽管一再敲打自己警觉,但笔下敲出的文字,依然是熟门熟路的格式化。

        大量乡土描写的雷同,地分大江南北,人亦各居东西,落到笔下,却少见鲜活,是我们的生活缺乏色彩吗?肯定不是,缺少的只是眼光。

        海量的山水游记,身游如痴如醉,描述栩栩如生,也搬进了不少历史文化,但依然沉浸在自己的小视角中,浮光掠影,见识浅陋,此处与彼处,真的如此相像吗?肯定不会。一切缘于格式化的文字,格式化的眼光,极易生就狭隘的眼界。

        嘉定元年(1208)秋,陆游看着常陪伴在身边的小儿子遹,写下了著名的《示子遹》诗,其中有两句经典告诫: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这是陆游写了海量诗歌后得出的生命体验,也是破除格式化写作的秘器之一,至少可从三个层面理解。

        其一,建立起具有鲜明个性的阅读坐标。就陆游个人的阅读史看,不同的时期,他都有不同的喜欢对象,每一个都深深地影响着他,然而,这仅仅是诗歌,陆游还沉浸在大量经史子籍及道学佛学典籍的阅读中,也就是说,既深入研究,又能互相结合。

        其二,到火热而真实的生活中去。阅读依然还是停留在纸上,而“绝知此事”,却一定要“躬行”,诗文都讲究作者的亲身体验,到不到现场感受,结局完全不一样,生活实践中,有料想不到的生动细节。

        其三,生命经验的积累与打通。夔州是陆游诗风发生改变的重要节点,年轻时喜欢杜甫,然而,只有到了夔州的陆游,他才真正进入了杜甫内心丰富而驳杂的世界。杜甫在夔州的那种困苦和煎熬,与陆游自身的艰难处境,一触即燃,让他澎湃的诗情一直持续到终生。

        因此,消除写作格式化灾难,没有神仙皇帝,只有写作者自救。

        (《新民晚报》7.9 陆春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