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7月29日 星期四

    理论为什么是“灰色”的

    《 文摘报 》( 2021年07月29日   06 版)

        《浮士德》第一部第四场“书斋”中,有个青年学生慕名来找浮士德,想拜他为师,浮士德不想和他见面。魔鬼靡菲斯特斐勒司就戴上浮士德的帽子,穿上他的大衣,假扮为浮士德与学生见面,回答他的问题。在应这名学生要求,在其纪念册上题字前,魔鬼对学生说:“亲爱的朋友,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

        列宁在《论策略书》一文中引用说:“我的朋友,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理论为什么是“灰色”的?

        首先,是因为理论在客观上比生活“慢半拍”。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个经典说法:“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大多理论只是在忙碌地“解释世界”,而生活本身却在不停顿地“改变世界”。理论的社会速度,慢于生活的自然速度。比起鲜活的生活来,理论有着较高的“灰度”。

        其次,是因为理论解释力的“不及”。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谈到:“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理论不可能“全解”生活,只处于“黑-白”不同的各种事实中,抽象成“灰色”。这也可以视为理论所具有的弹性、张力和“温和”的一面。

        再次,除了理论主体对于生活认知把握本身存在的差异,还有着“表达”即“话语体系”的遮蔽。语言与认知事实上不可能完全处于对称状态。理论经表达就进入了一种“灰色地带”。

        最后,理论对象存在“共情”上的差异。《庄子·秋水》中有段著名的话:“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意思是井底之蛙,不能与它谈论大海,因为它的认知拘囿于局狭的居住环境;夏季的虫儿,不能与它谈论冰雪,因为它的认知笃立于生存时间的局促;曲僻之士不能与他谈论大道,因为他的认知束缚于所受教育的局限。

        (原题:《理论为什么是“灰色”的?》)

        (《深圳特区报》6.8 秦德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