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读者很容易被历史作品的“表象”所迷惑,无法深层把握它们的“内核”,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他们不知如何去评判历史作品。那么,究竟该如何去评判历史作品?特别是,怎么去判断历史作品中的创新是否正确及其重要程度呢?
实际上,问题解决是检验史学创新的重要标尺。具体来说,这一判断包括以下两层意蕴:
第一,历史作品创新的成功与否要看它是否真正解决了问题。如果解决问题了,历史作品的创新就是成功的,相反则不能成立。有些史学作品虽然表面看上去内容丰富、论证充分,但是在核心问题的解决上是隔靴搔痒,“顾左右而言他”,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那么它们的所谓创新就不能成立。
第二,在创新成功的情况下,它的重要程度就取决于其解决的问题的大小。解决的问题越大,那么作品的创新性就越强;相反则只能算一般的创新成果。历史作品的气象和格局也取决于它所解决问题的大小。
在这里,我们可以举王国维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续考》(《观堂集林》)作为例子来说明。20世纪上半叶,在知识分子群体里产生了怀疑中国文化的倾向,体现在史学研究领域就是疑古学风逐渐盛行,很多人都怀疑中国古史的可信性,并认为“东周以上无史”。这在当时成了一种社会风气,严重影响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国维将新发现的一些甲骨进行了缀合,并据之撰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续考》两文,有力地证明了甲骨祭典中的一系列人物就是《史记·殷本纪》殷王世系中的先公先王,由此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是可信的。其实,这就证明了中国的商朝是客观存在的。这两篇论文解决的问题是非常重大的,它们的学术创新性也是非常巨大的。
(《社会科学报》7.22 王进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