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7月29日 星期四

    批评“躺平”,请先理解“内卷”

    《 文摘报 》( 2021年07月29日   07 版)

        在最近各大学毕业典礼的致辞中,校(院)长与专家们使用最多的网络流行语是“躺平”,批评最多的也是“躺平”。专家与大学校(院)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担心大学毕业生一旦失去了进取精神,不仅自身在社会上难以立足,于国计民生亦复产生消极影响。

        理解“躺平”需要厘清与之相关的“内卷”的内涵。“内卷”不是不努力、不进取,而是方向感的失去,或者说“作”一些于社会发展无实际推动作用的形式上的“为”。简言之,就是虽然在努力进取,结果却不遂人愿。

        反对“内卷”者与批评“躺平”者其实是一种思维模式,他们都在担心可能导致的“不进取”。这一担心不无道理,“进取”作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往往是社会的主流倾向。但是,如果把“内卷”的现象忽略了,讨论“进取”“躺平”就失去了现实意义。

        从理论上说,“进取”“竞争”之所以导致“内卷”,主要是人们把“进取”“竞争”片面理解成“生存竞争”,而一旦与“生存”相关联,“进取”“竞争”就天然地具有排他性,并且难以对他人施以同情。

        在现实中,“进取”与“内卷”往往是混杂在一起的。一种是“进取”式“内卷”,就是不问有无意义,都当成有意义的事来做;另一种是“内卷”式“进取”,就是明知道没有意义,为了这样或那样的目的,也要装得很有意义的样子去做。二者的共性就是都在不停地“做”,“做”本身成了意义,结果或者影响则不在考虑之列。

        不参与会被认定为“躺平”,积极参与又在实际上助长“内卷”化,这个难题出自缺乏反思的无谓“进取”和排他式“竞争”。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就提出“道不同不相为谋”,当今的普通青年或大学生选择不参与,以保持自身的纯粹,也未必不具有合理性。

        “躺平”是与“内卷”相对应的概念或行为方式。找寻“躺平”的社会原因、改变“躺平”产生的社会环境,较之简单的批评,或许更有意义。

        (《中国科学报》7.20 尤小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