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科学是指以人人可获得的形式获取各类科学知识,实现信息共享,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合作、实现进步、驱动创新的一种科学研究系统实践。开放科学主要包括开放获取、开放数据、开放资源、开放可重复研究四个部分并具有“开放”和“共享”的鲜明特征,其以“开放获取”和“开放数据”为基础,极大地促进着知识快速而广泛的传播与创新。
近些年来,我国科技实力迅速提升,科技期刊数量大幅增长。虽然一些期刊与数据资源有了明确的开放获取导向,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开放获取的相关实践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政策部署较为分散;此外,已有的政策纲领较少集中针对开放科学本身进行,大多都与已有的战略规划相结合,如关于开放获取与开放数据的表述体现在优化学术环境、科学数据管理、科技资源共享等的政策方案当中,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规划;进一步地,我国尚无讨论关于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建设的长远规划方案,而是更多在相关政策建议中提及数据的开放特性。接下来,相关部门应该组织制定专门针对开放科学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拟定统一标准,并与国内大数据产业发展等紧密结合,形成系统完整的开放科学基础设施总体规划。
在科学界中积极推进开放科学建设,实现科学研究全过程的可追溯,既可以高效分享及传播有关科学知识,同时也可以使得研究成果评价机制更加多元和透明,不失为在制度建设上提高我国科研伦理水平的有效方式。
开放科学对于传统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产生了全方位的冲击,目前各国正在积极就开放科学中的科学评价问题建立有关标准。我国应积极引导、推动及构建开放科学体系建设,一方面系统梳理当前我国开放科学的概况,加紧研究、积极应对,形成自身在开放科学背景下的一套科学评价体系;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参与开放科学变革中相关标准的制定与执行,掌握一定主导权。
(原题:《开放科学体系有助于提高创新效率》)
(光明网 6.10 李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