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7月27日 星期二

    河南农民为村庄写史

    《 文摘报 》( 2021年07月27日   05 版)

        赵长印

        26年前的冬天,仅上过一年半小学的河南延津农民赵长印突然立志要写小说。父母听了坚决反对,希望他种地打工,安稳度日。妻子盛金娥虽通情达理,但也难以理解,沉默中立。唯有80岁高龄的祖母最懂赵长印的心思,欣然支持孙儿写作。

        “祖母是我最敬重的人,也是我听故事、学做人、写小说的引路人。”赵长印说。他的童年时光大半在祖母的堂屋里度过。彼时,位于黄河故道南岸的延津县胡堤村还遍布风沙滩、盐碱地,村子延续祖辈的传统,被称为胡家堤。祖母的堂屋也只是泥坯墙、高粱顶的“泥抹棚”,但这里是赵长印的故事乐园。

        祖母周文秀大字不识一个,赵长印却从她口中听闻了诸多家族故事和村庄往事。祖母的故事里,有机智善良独自养活子女的高祖母,有为省口粮当流民离家讨饭的二曾祖母,也有亲人相继被恶人杀害,却无处申冤,多次寻短见的祖母自己。这些从清光绪年间说起,跨世纪的往事回忆、村庄变迁,牢牢印刻在赵长印的脑海里。在有祖母陪伴的30余年时光里,那些故事不断拨动赵长印的心弦,儿时埋在心中的“种子”破土而出,最终长成“大树”。

        1995年冬,赵长印下笔写起心中酝酿已久的小说《胡家堤》。他要记录下胡家堤的百余年变迁,那是中国万千农村的缩影,家族命运、村庄兴衰与历史大势息息相关。晚清政府的腐败,军阀混战的悲哀,新中国成立的喜悦,改革开放后的腾飞,新时代的幸福安康,不同历史时期,一家一户的喜怒哀乐与整片黄土地的“心跳”紧紧相连。

        提笔写作伊始,为静心写作,赵长印与家人分居,时常通宵达旦,别人天亮起床时,他仍熬夜写作未眠。“白天要养家糊口,还要兼顾人情往来,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安心写作。”冬季夜长天寒,赵长印长期伏案写作,双腿冻得冰凉麻木,手指因长期握笔变形。看到赵长印为了写作“糟践”身体,一向反对儿子“瞎折腾”的父亲赵灿心疼不已。他不再反对儿子写小说,但对赵长印提出一个要求,不要再和家人分居。这样,赵长印熬夜写作后,好歹有暖和的被窝可以暖暖腿。

        生活中的苦痛尚有家人体谅,心灵的苦闷却无处排解。老农民写小说20年没写完,他渐渐成为村里的“笑谈”。村里老老少少都笑他“老农民写小说,异想天开”,“不务正业”的赵长印却坚持把“梦”做到底。20余年间,稿纸堆满纸箱发黄变脆,手指长期写作发痛变形,小说能否出版前途未卜,赵长印不奢望作品广为流传,却坚信笔下的文字能留住乡村的“根”。花甲之年,赵长印终于完成长篇章回体小说《胡家堤》。这部讲述豫北乡村140余年历史变迁的作品,凝聚了他半生的心血,也描绘了豫北农民心中的“白鹿原”。

        “我写的都是真实发生的事,不需要编造情节,也不用刻意渲染情感,都是大白话,你切身感受过的经历,你发自内心的情感,自然而然会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赵长印相信,这样的故事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会“瞎费工夫”,小说中寄托的黄土地文化根脉也会随之代代相传。

        庄稼地里的“好把式”赵长印能写一手好字,却对电脑一窍不通。将200余万字的小说变成电子版,他就折腾了三年多。乡亲四邻介绍熟人,花钱在网上招聘打字员,请打印店老板帮忙……赵长印对文字有种“洁癖”,打字员整理的章节总被他挑毛病,以至于先后雇了7个人,才整理好小说的电子版。赵长印把整理出的章节一一打印出来,逐字逐句核对,一个标点一个标点较真,用最笨的办法在纸上标注出错讹之处,再和打字员反复沟通修改。

        20余年、200余万字,赵长印将祖母的一生和自己的前半生都写在了小说里。他最遗憾的是,祖母在他开始写作两年后去世,未能看一眼书中的自己。赵长印只能将祖母的照片和小说手稿放在一起珍藏,祖母仍是《胡家堤》的第一位“读者”。

        (《新华每日电讯》7.16 林嵬 韩朝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