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奥萨·维克福什
柏拉图在对话录《泰阿泰德篇》中探讨知识的概念。柏拉图笔下的主角苏格拉底与数学家泰阿泰德辩论,请泰阿泰德说明知识是什么。泰阿泰德说知识是我们感知或感觉事物的方式。苏格拉底指出,我们的知觉可能互相矛盾。一件东西看起来很软,摸起来或许很硬,这时我们就需要用判断力来决定它究竟是软还是硬。因此,知识不能等同于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而是和我们的判断或信念有关。泰阿泰德辩论道,也不能说知识就是判断,毕竟判断是会出错的。
从古代开始,哲学家们就接受了柏拉图的结论:知识既需要你做出判断,又需要这个判断是真的。如果现在没有下雨,我就不可能知道现在正下雨。这似乎显而易见,但意义重大。首先,这意味着知识并不存在于头脑中。我在头脑中相信现在正下着雨,但我的信念是真是假,取决于天气的实际情况,也就是取决于周遭环境。换句话说,知识不同于确定性这个心理状态。我可以非常确信自己是对的,但如果后来证明我的信念是错的,我就还是没有知识。
这句话非常基本,但值得多说几次:信念不管有多强,都不是知识。我们现在需要知道的是,知识不是仅仅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我们所信的),而是和世界实际上的样子也有关系(我们所信的是真的),正因如此,知识才不是个人的。
那么,什么是“真”呢?另一位古代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给出了简明的答案:以不是为是,就是假;以是为是,就是真。许多人认为亚里士多德在此表达的是符合论的真理观,其基本观点是,真理是思想与世界的一致:我认为现在正下雨,当且仅当我信念的内容和世界的样子相符时,这个信念才是真的。
因此,知识不仅要求信念,还要求真信念。但这还不够。试着想想你工作的地方有多少人在喝咖啡。你猜有18个人在喝咖啡,然后你发现,办公室里真的正好有18个人在喝咖啡。那么,你之前知道有18个人在喝咖啡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恰巧猜中可不是知识。
因此,从真信念到知识,中间缺失的那一环和信念的理据有关。蒙对了的人的信念是没有充分理据的。如果我问你为什么认为有18个人在喝咖啡,而你答不上来,那就说明你并不知道喝咖啡的人有18个。没有看到证据就被雄辩家或宣传家说服的人,他们的信念没有理据。因此,哲学家公认,知识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一、信念,即具有特定思想内容(现在正下雨,地球是圆的,办公室里有18个人在喝咖啡)的心理状态。
二、这个信念必须是真的。思想内容必须符合现实:外面的确在下雨,地球确实是圆的,就是有18个人在办公室里喝咖啡。
三、这个信念必须以充分的理据或证据为基础,仅仅靠猜测蒙对了的人并不具备知识。第三点尤为关键。
(《另类事实》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出版 汪思涵/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