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5月25日 星期二

    积极心态有助延缓语言衰退

    《 文摘报 》( 2021年05月25日   07 版)

        语言既是人类生存的工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还能标识人群的某些特征。老年人语言具有某些外显特征,俗话“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说的就是这种现象。此外,语言流利性下降也是老年人语言的重要表现。笔者研究发现,70~74岁是语言流利表述能力下降的重要转折点,但积极心态和健康生活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老年人语言流利表述能力下降的速度。

        根据生活特征和心理状态,我们把老年人分成好动型和好静型、平和型和焦躁型。好动型老人都有兴趣爱好,比如跳舞、打拳、旅游等;好静型老人一般没有明显的户外兴趣爱好,大多数时间是看电视。平和型老人对生活比较满意,对人对事不那么激动和愤慨;焦躁型老人对社会、对他人有较强的不满和排斥心理,对生活抱怨比较多。调查显示,好动型、平和型老人相对好静型、焦躁型老人来说,其口语非流利现象的频次、频率会偏低。由此可见,生活态度和习惯对老年人的语言流利表述能力会有一定影响。生理的衰老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但心理状态是可以调控的。

        (《光明日报》3.21 刘楚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