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5月25日 星期二

    我不是孤独一人数星星

    《 文摘报 》( 2021年05月25日   05 版)

        全勇先

        全勇先最近有点火出了圈。近日,他第一部编剧的电影作品《悬崖之上》收获破8亿的票房和良好口碑,随后他翻译的《数星星的夜·尹东柱的诗》一面世,便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荣登亚洲好书榜第一名。

        探究诗人尹东柱,要追溯到26年前的一天,“1995年我去长白山杂志社领奖,带回家一本朝鲜文版的杂志。那些朴素的诗句和朝鲜语特有的饱满情感震撼了我。”

        后来,全勇先才了解到,尹东柱1917年生于中国延边,因在日本留学期间有参与朝鲜独立运动的倾向被逮捕。1945年二战结束前,他死于日本监狱中,年仅28岁。

        读过那些诗,全勇先难以想象的是,在那个恐怖年代,还有这样了不起的诗人。在尹东柱的诗里,他读到的是悲悯、同情、善良,还有宽广和细腻,简洁而深远。“尹东柱有那种非常真挚、朴素的情感。他的诗歌里没有怨念和仇恨,我觉得这非常了不起。”

        翻译作品,这是全勇先人生的第一次。他说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某种语言的译者。但他决定拉上姐姐全明兰一起做这件看起来很艰苦的事,“她会读韩语,我能勉强听懂日常对话。她在上海,我在北京。她先是读给我听,我们就在微信上互相探讨。我姐姐是个才女,当年是她们学校的文科状元。大学考到北京,一直从事文字工作。”就这样,他们前前后后花了差不多两三年的时间才最终完成译作。

        起初全勇先在朋友圈贴出一两首,结果每一首诗下边“都有一群人在问这个写诗的人是谁”,这给了他勇气和信心,“尹东柱生活在那么残酷、污浊的年代,却写出那么美好、干净的诗句。我相信人类对美好情感的追求永远是共通的。”

        尹东柱在韩国很有知名度,在日本也很受关注,“在日本福冈,在他死去的地方,大学生们每个月都举办一次尹东柱诗歌朗诵会。”在全勇先看来,尹东柱生在中国,又埋葬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连他的墓碑上都是用汉字写着“诗人尹东柱之墓”——“他虽然用朝鲜语写作,却和中国这片土地有着这么深的渊源,因为语言的隔阂,加之以前的部分译本过于小众,这位天才诗人在这里被遗忘、被埋没了。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但也正因如此,才令我有热情去做这件事。”

        说起尹东柱诗集在日本大学生中的流行,不能不提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大村益夫教授,全勇先说:“他是研究朝鲜文学的,非常热爱尹东柱。”1985年,大村益夫克服重重困难来到延边大学任外教。他来中国的目的就是要找到尹东柱的墓地。每个周末、节假日,他都带着学生去东山寻找,那里荒草丛生,荆棘遍地。经过艰苦的寻找,他终于找到尹东柱的墓并修缮了它。令人非常感动的是,“这位老人每年都要来一次中国。2019年他已经85岁了,家人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不同意他再来中国,但他还是坚持最后一次来到延边龙井,在尹东柱的墓地低头默哀了十几分钟,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全勇先希望疫情过后能去拜访大村益夫教授,“一定把这本中文版诗集亲手交给他。”

        好的诗人是属于全世界的。语言的沟壑隔断不了人们对美好诗歌的向往。全勇先现在还记得,同是诗人的出版人张小波只读了两首诗,就说:“哎呀这个诗人太伟大了,我来出版它。我用最好的纸,最精美的印刷,一定把它做出来……”

        被诗歌打动的人,也不断打动着全勇先。著名编剧宋方金坦言,尹东柱诗集的序言和后记令人动容。在宋方金看来,全勇先是个凛冽而深情的人,“作为作者,从《悬崖》到《悬崖之上》如是;作为译者,《数星星的夜》亦如是。世界需要这样勇于先行的人。”

        作家兴安直言,读过《数星星的夜》这个诗集,“让我走到院里,拍下了今夜的星空,记录了我读这本诗集后无法言说的感受。他确实是一个纯粹、美好、真诚的诗人。读尹东柱的诗,或许就如仰望夜晚的星空,让我感觉此刻的我不是孤独一人。”

        (《北京青年报》5.18 李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