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原因与鸡体内受光控制的生物钟有关。在鸡的大脑中央有一个叫松果体的小腺体,它能够分泌褪黑素。而褪黑素的功能之一就是促进睡眠。但松果体的活动是受光线影响的,只有处在黑暗中,才能够分泌褪黑素。要知道,大部分鸟类都是“夜盲症”,鸡也不例外。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鸡只能安安分分地睡觉。当早晨第一缕晨光洒向大地,受到光线刺激的松果体就会抑制分泌褪黑素,鸡也会随之醒来,并用嘹亮的打鸣声来迎接新的一天。
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为了证实这一解释的科学性进行了实验。他们将公鸡分作两组,其中一组关进封闭且隔音的实验屋中,结果发现,即便没有光源的照射,这一组公鸡也会在每天清晨醒来、打鸣,不过,两周后公鸡的打鸣时间就开始错乱,没有固定时间了。另一组公鸡同样放在隔音的实验屋,但是房间内每天有12小时的光照与12小时的黑暗。结果发现,这组的公鸡在“日出”前一会儿开始打鸣,不同的是,它们在两周后没有出现打鸣周期混乱的现象。由此看来,公鸡的打鸣确实与被光线影响的生物钟有关。
另外,公鸡不仅仅是在清晨时分才会打鸣,在白天时,它们也会打鸣,并且这与其在鸡群的地位有关。在鸡群内部有严格的层次结构,最高地位的公鸡在鸡群中享有特权,不仅可以优先吃食、优先交配,甚至还包括了优先鸣叫的特权。当黎明的第一声打鸣响起,也是这只最高地位的公鸡在群体内部宣示自己的地位,警告外来的公鸡不要来这里抢夺自己的食物和配偶。
(《今晚报》5.3 沈艺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