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半月谈》有则报道提及:不知何时,课间跳绳、跳房子、踢毽子、打弹珠等儿童游戏在校园内消失了,除了体育课,操场上看不到学生跑跳的身影,不少学校课间10分钟鸦雀无声。
这样的“发现”自然让人大吃一惊。如今很多孩子,本来就缺乏体验社会生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这种“课间圈养”加剧了孩子们与外界的隔绝,贻害无穷。
此景不过是孩子们“体验匮乏”的一个缩影。探及根源,未免忧心。校内教育存在这样的认知误区:照本宣科、丝毫不作“逾越”,“安全”至上,学生成绩就是一切。由此,家庭教育往往被视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听学校和老师的指令做就行。
但这种教育思路显然是画地为牢,效果存疑。
强调社会体验的家庭教育“出奇制胜”、春风化雨的事实充分说明,教育哪有那么复杂神秘,教育哪能那样机械呆板?与其僵硬保守,不如开明开放;与其强逼孩子对着书本发呆,不如大开渠道,多让孩子们直面社会生活,与之对话,以对世界有更多的了解。
背扛重物,手牵儿子,十年扛出一套房的重庆“棒棒”冉光辉,被儿子引以为傲,我相信,这个例子已经很好地说明了孩子的体验意义。
好的教育,一定是多方配合、多措并举、寓教于“行”的,而不是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刚愎自用。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体验式教育法”虽令人为之一振,却并不能全然照搬。孩子的性格千差万别,不一定都吃这一套。且这种教育方式,以某种“低等劳动”“弱势生存方式”作为对比样本,不经意间显示出一种眼光的狭窄和对某种生存方式的轻视。这同样是应该注意到的地方。
(《南方周末》4.15 伍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