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开卷公司发布的上一年度全国图书零售市场总体情况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全国有196万种图书的销售数不足千册。2017年开卷发布的一份滞销书报告中还发布过另外一个数据:全国年销售数量低于10本的图书占全部图书品种的45.19%。
一个是196万种,一个是45.19%,这两个数据足以令图书出版从业者感到汗颜。
据国家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2009年,全国新版图书只有16.8万种,到了2019年,尽管新书品种数较上一年压缩了6%,但总品种数却壮大为50.5万种,10年时间,图书品种总量翻了近三番。这样的数据一方面显示出我们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途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另一方面更是警示我们的出版业去除无效产能的任务依旧任重道远。
导致出版业无效产能居高难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如下两点因素的综合使然。首先,衡量出版业是否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不够清晰与鲜明。在我们的年度产业报告中,年出版品种数及较上一年同比却时时位居之首,而且还辅之一些似是而非的解读。这样一种无形的“导向”客观上也在倒逼出版方在年度生产安排上不得不将品种数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予以考量。
其次,更残酷的事实还在于无论是出版方还是创作的源头,目前在能力上都还不足以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不承认这一点,我们就无从解释为什么低质平庸甚至是变相侵权的“重复出版”会屡禁不绝?
(《人民政协报》3.27 潘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