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3月27日 星期六

    鸿雪因缘半亩园

    《 文摘报 》( 2021年03月27日   05 版)

        纪录片视频片段合成的“玲珑池馆”长图 雪莉·迪克森/摄

        1946年春天,美国旅行家雪莉·迪克森,走进了一座掩藏在胡同深处的宅院。穿过居室区域,随着接待人员的引导,一座布局精巧的园林呈现在眼前:层叠的山石路转峰回,亭台池榭点缀其间,花木扶疏,云墙起伏,一幅与北方民居风格迥异的山水画卷徐徐展开。在由雪莉夫人拍摄的一部旅行纪录片中,她把不少画面留给了这座让她惊叹的私家园林:半亩园。

        半亩园的位置,在东城的牛排子胡同和弓弦胡同,即现在中国美术馆以北。在北京的私家园林中,半亩园或许不是最为精巧华美的一座,但依旧被常常提及。讲述这座园子的传奇,也往往离不开他最著名的一任主人麟庆,以及那本堪称奇书的《鸿雪因缘图记》。

        麟庆生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是金世宗完颜雍的第24世孙。显赫的家族和累世的文风熏染,使他拥有了独到的文化品位,早年随父母游历江南的经历,更让他对江南雅韵情有独钟。因此,当麟庆知晓京城中还有一座由江南名士李渔修造的半亩园时,便心生向往。

        李渔身份多元,既是文学家、剧作家,也是园林设计师,有着丰富的生活意趣,曾在北京备受推崇。半亩园因为叠石精妙、园池雅致,也与李渔发生了联系,传说此园是当时的陕西巡抚贾汉复委托李渔所造。后经学者考证,半亩园不太可能出自李渔之手,但对于麟庆来说,这座宅院已在他心中扎了根。

        麟庆心仪半亩园时年方二十,虽出身名门,青年入仕,但在官场上尚算初出茅庐,俸禄有限,在京城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宅邸园林仍是奢求。真正购下这座宅园,已经是整整30年后。历经宦海浮沉,麟庆官至江南河道总督,并署理两江总督,重金购入整座宅院,也算是了却一桩30年的心事。

        怎奈祸福相依。仅一年后,因黄河水患追责,麟庆被免职,半世功名一朝云散。不过仕途的不顺并不影响半亩园的经营,他延请了著名的风水师和工匠,重新修葺宅院,颐养天年。

        此时的半亩园,既是麟庆游赏风景的佳处,也是其陶冶性情的精神居所。精心排布的水景、素雅错落的建筑都深受江南造园风格的影响,与方正规整的北方园林有别;而登上园中假山和亭台,越过层层屋瓦,远眺隐约可见的紫禁宫阙,又彰显着帝都气象。在园中的大小楼阁内,还收藏着完颜家族几世累积的书画珍玩,如陈列名石的“拜石轩”,专藏古琴的“退思斋”,收纳丹青的“海棠吟社”,以及因集蓄善本而闻名天下的“嫏嬛妙境”。这些风雅的园景,都被麟庆收入了他的图传《鸿雪因缘图记》。

        作为少有的私人图传,《鸿雪因缘图记》取苏轼“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的诗句为题,展现了道光年间广阔的社会风貌,也为他珍爱的半亩园留下多角度的图像记录。只是当整套《图记》正式刊刻印行时,麟庆已在三年前病殁于半亩园中。

        麟庆的儿子崇实和崇厚也是高官,半亩园中也迎来了如奕訢、僧格林沁、曾国藩、彭玉麟、李鸿章这样的名流显贵。凭借名臣文士间的诗文唱和,半亩园声名远播,成为时人传扬的京中名园。

        1909年2月,当法国银行家阿尔贝·肯恩的摄影团队走进半亩园时,完颜家族光辉不再,园林的盛时光景也已过去20余年。但在摄影师雅克·卡歇的镜头下,半亩园楼台依旧,这也是人们第一次通过真切直观的影像,观览这座名园的风景。

        不久,江山鼎革,半亩园连同它的主人一起陷入沉寂。家族的没落,使得后人无法再维持偌大宅园,园中古物逐步变卖,园子也几易其主。

        1948年,牛排子胡同2号的宅门上挂起了“怀仁学会”的牌子,几位西方汉学家住了进来。他们不仅重整了园中建筑花木,还对半亩园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用文字和影像,细细讲述了百余年间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半亩园连同东侧宅院作为办公场所及宿舍,园景逐渐凋零,直至最终消失在瓦砾尘埃中。这一段鸿雪因缘,只留得片语只言和惊艳的光影,让后来者追寻。

        (《北京日报》3.23 高一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