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如今全球线上交友产业市值已接近40亿美金。这些社交应用产品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通过分析用户的出生日期、性格、爱好等指标为其进行对象匹配,还能通过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和用户进行口语化交流,并根据用户信息对他们进行“约会指导”,甚至能够通过后期回访来调整推荐给用户的配对人选。
在信息技术尚未发展之时,媒人这一角色主导着婚恋市场的信息流通,那么算法匹配和朋友推荐,这两种介绍对象的方式,哪一种更能够被当代年轻人接受呢?
腾讯研究院副院长李刚认为,在婚恋交友过程中,算法推荐和朋友介绍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渠道,比较这两种渠道时应当关注如下标准——样本量、可持续性、是否偏见等,还有渠道能否在反馈中不断学习进步,匹配对象越来越靠谱。并且,算法推荐和熟人介绍这两个渠道并不互斥。
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董晨宇则认为,算法能接触到的是人类的“给予”,朋友接收到的是我们的“流露”。“从这个逻辑出发,我们给算法提供的数据不是我们的原生数据,而是我们想让算法知道的数据。”这会导致一个结果——谈恋爱的双方不是真实的人,而是两个虚拟理想自我。
人与人的沟通中,有一样难以被机器复刻,那就是人的生命历程。算法有大量数据作为基础,在某些方面的判断选择可能比人类靠谱。但算法会形成模型和套路,有时候机器的套路可以打破人类思维局限,但同时我们又需要警醒彻底被套路。
(中国科技网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