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2月27日 星期六

    无节制囤积物品是心理疾病

    《 文摘报 》( 2021年02月27日   06 版)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每次出差都要收集当地酒店的牙刷、梳子等物品,哪怕是根本用不上的东西;遇到商场打折就不顾一切地购物,同一款式的物品却买了不同颜色;总是控制不住收集免费产品的欲望。更有甚者,生活空间被各种大大小小的物品占满,导致日常生活也受到了影响。

        过度购买,大量囤积、存储物品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强迫性囤积症,俗称“囤积癖”,即无节制囤积以至于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

        心理学理论认为,在保存的物品中隐藏着个体许多强烈的感情。所以,无论是成堆的报纸,或是不合身的衣服,还是过时的电子产品,甚至是空瓶子、空罐子等,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积攒下来的东西,都能反映出个体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情感。因为有着对过去时光的深深眷恋,所以认为这些物品是曾经的某种见证,难以割舍。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有些人之所以无法做到“断舍离”,是因为长期的物质匮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他们的行为。比如,张燕(化名)从小生活在偏远农村,家里有好几个兄弟姐妹,无论是吃饭,还是日常的衣食住行,都是在“抢”中度过的。虽然长大之后物质条件逐渐好了起来,可这种匮乏心理却始终存在,遇到超市搞活动,有用的没用的买了一大堆,积攒在家中,这种囤积行为给了她“安全感”。从个体心理学角度看,“早年的心理缺失会对个体之后的行为造成巨大影响”,长大后,易使人产生“补偿心理”。

        (《中国家庭报》2.4 申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