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3日,俄罗斯和美国赶在双方唯一有效的主要军控条约——《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即将失效前,宣布将条约有效期延至2026年2月5日,条约内容保持不变,给国际社会吃下“定心丸”。
《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于2011年2月5日生效,有效期10年。根据条约,俄美两国须在条约生效7年后,将各自核弹头减至1550枚,运载工具减至800件,其中已部署的核弹头运载工具不超过700件。“当然,这依然足以摧毁世界,”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论指出,“但(条约)使这更易于管控”。
从俄罗斯的角度看,续约不仅有利于维护其在国际战略稳定领域的地位,缓和与美国的对抗,还可以避免被拖入代价高昂的军备竞赛。而对美国来说,久拖不决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极化了美国冷战结束后所实行的单边主义政策”。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姜毅称,“更主要的是,要凸显美国在新军工体系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当然,这遇到了很多外交和政治上的阻力。但是,“退出和废除的条约已成历史,很难再回去了。”舆论普遍认为,此次续约“红利”对于改善双边关系而言,杯水车薪。
(中新网 2.5 卞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