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最为关键的,是要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对于缺乏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利条件的地区,比如海港条件不好的内陆地区,建议从以下几点寻找发展的比较优势:
首先,在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之下,中国广大的市场上有很多服务于内需的产业。例如,有些制造业是专门服务于国内市场的,且并不具有强大的规模经济,可以在中西部的城市得到发展。旅游等服务业,可以在东北地区得到良好发展。东北是非常重要的生态涵养区,这是发展旅游的机会。东北和华北一些地区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可以更大力度去发展农业;在畜牧业(包括养猪)等产业上,也可以不断扩大东北地区在整个国家中所占的规模。
第二,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时候,有一些产品并不是通过轮船来运输的,适合内陆经济。比如说像电脑芯片这样一些附加值高但是体积很小的产品,是用空运来完成的;软件业、游戏产业等“数字+”行业,其产品或服务可以通过网络传输,不需要通过轮船和铁路。这些对内陆大城市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机遇。在这方面,像成都、西安这些中西部城市就发展得不错。
第三,有些中西部和东北城市还存在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发展优势。比如一些“大国重器”行业,到现在沈阳、哈尔滨等仍然是在中国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地区,这些优势可以进一步保持和发扬光大。未来还可以考虑将军工的一些技术转民用,获取新的发展机遇。
第四,中国中西部一些大城市的高等教育资源非常雄厚,比如武汉、西安、成都和重庆。这些高等教育资源如果能够借助于产学研合作,更多更好服务于国家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话,也是非常重要的机遇。
(原题:《理性看待南北差距,用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方比较优势》)
(《光明网》1.27 陆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