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降糖药物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但很多患者在用药方面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拖着不用药。有些患者在刚诊断出糖尿病时,认为自身情况不需要吃药或者为了避免药物副作用而放弃用药。高血糖未得到控制与药物所致的副作用相比,前者的后果要严重得多。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就应同时启动生活方式干预和降糖药物治疗。
误区二:频繁换药。许多患者用某种降糖药持续一段时间后,发现降糖效果不好便开始换药。随着时间的延长,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会逐渐减退,若单用一种降糖药发现降糖效果不好应遵医嘱开启联合用药,而不应擅自换药。
误区三:用药方法不正确。不同种类的降糖药服用方法也不同。磺脲类药物应在饭前半小时服;双胍类药物应在餐中或餐后服;格列奈类药物餐前即刻口服,每次主餐时服,不进餐不服;糖苷酶抑制剂应在开始进餐时随饭嚼碎同服。不按规定正确服药会降低疗效。
误区四:忽视血糖监测。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应遵医嘱定时监测血糖,一旦出现血糖控制不稳定应及时调整降糖方案。
误区五:不忌口。糖尿病患者不注意饮食控制,会让体内胰岛素超负荷工作,进而导致病情恶化。
误区六:照搬他人用药。糖尿病用药强调个体化,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如胖瘦、肝肾功能、年龄等来选择适合的药物。所谓“好药”指的是适合自己的药,而并非别人“用着好”的药。
(《健康报》1.18 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