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以中国传统的“体用”论观之,“文化强国”之“体”是文化价值观所形成的文明内聚力。
要深刻理解“文化强国”,就离不开对于百年来的中国近代史以及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的双重理解。就五千多年文明史而言,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史上唯一的连续未断裂的文明,在历史上曾屡次遭逢类似如2600年前存亡接续般的危机与挑战,春秋之后则有南北朝、宋元之际、明清之际等,但中华文明每次都能克服危机与挑战,使得文明传统保持延续性,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中华文明的内聚力。
国家对于考古学的高度重视,中国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提供了文明内聚力的信史支撑。“十四五”规划对于“四史教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重视,同时“四史”与中国文明史又构成连续与发展、创新的全体贯通的一体关系。这也是在中华文明史的纵深中把握作为中华文明自觉继承与创新者的中国共产党对于士大夫精神及其“日新其德”精神的继承与创新。
(环球网 谢茂松 牟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