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11月05日 星期四

    去超市买瓶水,也是拍卖?

    《 文摘报 》( 2020年11月05日   03 版)

        北京时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将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保罗·米尔格罗姆和罗伯特·威尔逊两位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以表彰“拍卖理论的改进和新拍卖形式的发明”。

        在很多普通读者的印象中,“拍卖”就是艺术品、珠宝、住房等资产的销售方式。但从广义上说,你去超市买瓶水,也是拍卖的一种。

        其实,在生活中的每一次市场化交易中,我们都是在进行拍卖。从理论上看,去超市买一瓶矿泉水,相当于超市出了个价,你要买就买,不买就走。否则其他人会购买这瓶水。

        上个世纪70、80年代,现实中的拍卖还局限于传统的单物品拍卖,如字画、珠宝、油田等等。而在80、90年代,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兴起,对以市场化方式分配公共资源、提供公共服务产生了要求。

        这为经济学理论出了一个难题,两位教授的发现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新拍卖形式的发明,使得更多的物品都可以进行市场化交易。如无线电频谱资源(包括3G/4G/5G),电力市场,新能源发电量的消纳等等,拍卖设计已经无处不在。

        “诺奖的获得,不单单在于其理论可以具体应用到哪些事件领域。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构建了整个研究,启发了很多人,使从前大家不知如何研究的问题有了方法。”一位经济学教授补充道。

        (《中国经济周刊》10.28 谢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