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11月03日 星期二

    “一带一路”推动非洲农业的机械化生产

    《 文摘报 》( 2020年11月03日   06 版)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是困扰非洲多年以及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危机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非洲农民还是沿袭刀耕火种和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动非洲农业的机械化生产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也是实现非洲的粮食安全以及到2025年实现“零饥饿”目标的当务之急。近年来,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中国农业专家来到非洲的田间地头,培训当地农民使用农业机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中国的农业机械在非洲开垦万顷良田,展示了非洲推广农业机械化的巨大潜力。如在地广人稀的南部非洲国家莫桑比克,这里土壤肥沃,用水便利,适合大规模农业开发。但由于农业技术落后,粮食无法自给,常年依靠进口解决国内粮食需求。近年来中国—莫桑比克农业合作正在改变当地的农业发展面貌,并大幅提高其农业机械化生产率。得益于中国公司在种子、技术和农业机械服务上的支持,莫桑比克农民的粮食产量显著增加,粮食单产从原来的每公顷2~2.5吨增产到6~7.5吨。以前种地赔钱,现在种地能有可观的收入,当地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大大提升。

      在帮助非洲脱贫致富和解决粮食危机的征程中,中国农业专家可谓功不可没。仅在2018-2019年度,仅中国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就派出了113人次农业专家赴非洲各国传授作物、畜牧兽医、水产、水利、园艺、蚕桑等领域新技术224项,完成各类小工程建设项目35项,为当地培训官员、专家、师生、农民共计21699人次。

      (原题:《“一带一路”推动非洲减贫发展》)

      (宣讲家网 贺文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