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北京大街上跑着的小汽车都是公车,例如苏联伏尔加、大吉姆,美国的别克、雪佛兰之类的。到了上世纪60年代,北京街头出现了一种出租小轿车。人们要用出租车须提前预约,但每公里二毛多钱的车费,足以使打车者心慌气短,非“事关重大”绝不敢问津。
后来,北京有了“212”(北京吉普)。草绿色的“212”是北京生产的准轿车,成为一种体面入时的坐乘,当时是基层领导或者企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不少市民在“212”上获得了坐小汽车的第一次体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陆续有人揣着大兜“票子”走进汽车贸易公司,询问个人可不可以购买汽车。面对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有关部门向上请示,终于得到了“允许购买”的明确指令。至此,在中国这个自行车王国里,私人汽车才真正开始发展,走入了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家庭中。
昌平北七家农民孙桂英凭借着党的好政策,贷款养鸡。她家平均每年能卖鸡蛋2万斤,一年收入少说也有一万元,成了北京农村第一家万元户。为了方便运输跑买卖,家里花七八千元钱买了一辆二手的丰田小轿车,又和别的养鸡农户合伙买了一辆小货“121”。孙桂英后来回忆说,“俺家买车的事儿当时还很轰动,报上说俺家是全国第一个买轿车的农民家庭。”
最早开上私家车的,除了孙桂英这样的农村专业户,还有文艺界、体育界名人,企业经营者,个体户等。最初买车的不少人都看好菲亚特126P。这款车非常小巧,因此有了“扒地虎”“大头鞋”“甲壳虫”等绰号。菲亚特126P刚刚引进时市场零售价格为八九千元人民币。这在那个年代来讲是一笔不小的款项了。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北京的普通家庭也开始购车。最先进入寻常北京百姓家庭的私家车是经济实惠的各款“微面”。“微面”貌似单薄瘦小,实则大腹坦坦,自行车、大彩电都装得进去,窄巷子、小胡同也进出自由。微面价儿便宜,件儿便宜,维修保养也便宜,北京人求实不求奢,“微面”是小康人家够得着的甜果子。
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微面”逐渐淡出首都汽车的大舞台。当时,北京汽车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国产轿车还不多,仅有桑塔纳、捷达、富康、夏利、奥拓等品牌,但是也演绎出了许多个性化的汽车风景。北京有“男捷达”“女富康”之说。捷达车方头方脑、刚性十足的外形为众多北京男士所钟爱,而富康车那灵动漂亮的水滴式造型,尤其讨女士们的欢心。
进入新世纪后不久,小汽车进家庭迎来一个节点性的变化。2001年,京城每百户家庭轿车的拥有量已接近11辆。按照国际通行统计惯例,如果每百户家庭轿车拥有量达到10辆左右,则可作为轿车开始普及的标志。
现如今,在北京的道路上,奔跑着各种品牌、各种档次的小汽车。截至2019年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636.5万辆,其中,私人汽车497.4万辆,私人汽车中轿车有303万辆。汽车快速进入寻常百姓家,扩大了人们的活动半径,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行为习惯,也折射出这些年来人们生活发生的质的飞跃。
(《北京日报》8.13 侯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