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8月13日 星期四

    发表论文与学位脱钩是理性纠偏

    《 文摘报 》( 2020年08月13日   06 版)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全面拉开了该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大幕。此次改革中,中传在规范博士生和学硕生科研训练、专硕生实践训练等方面,设置多元化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取消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的陈规。

        以论文论英雄的不合理之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研究生的科研方向不同,基础学科的研究生主要是科学实验训练,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则侧重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工程技术类及应用性较强学科的研究生应加强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训练。不管学科的各自特点,一刀切地以发表论文来检验水平,无疑有欠妥当。

        再者,从操作层面来看,要求人人发表论文并不现实。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在学研究生286.37万人,毕业研究生63.97万人。发表论文和学位资格挂钩的规定,使得学术期刊版面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凸显。于是,各种“审稿费”“版面费”“加急费”“中介费”等潜规则应运而生。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而且滋生了学术腐败。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传媒大学取消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的陈规,无疑是一种理性纠偏。在脱钩的同时,该校对于学硕生科研训练、专硕生实践训练分别予以规范,“要求学硕生参加论文写作训练计划,提升论文写作能力,鼓励学术发表。要求专硕生在学期间参与实践基地活动、校企合作课题、专业创作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等,提升专业实践能力”。这样一来,研究生培养更具有针对性,不仅导师教育可以量体裁衣,学生学习也能有的放矢。

        (《北京青年报》8.6 张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